表观遗传研究的新蛋白微阵列技术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尤其是基于动态修饰的生物分子间识别互作,是生命活动在分子层面的具体体现,也是生命调控的重要生化分子基础。因此,发现和鉴定生物分子互作对是了解信号转导、基因调控、以及功能复合物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清华大学医学院,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组蛋白阅读器结构域蛋白芯片,并结合基于结构的构效关系演化,开发出专门针对Spindlin1的活性小分子抑制剂,为今后模式结构域靶向的药物筛选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模式。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生科院李海涛教授,MD安德森癌症中心Mark Bedford教授、意大利萨莱诺大学Gianluca Sbardella教授。文章第一作者之一为海涛实验室博士后苏晓楠。
李海涛教授长期致力于新型表观遗传“修饰-识别因子”互作对的发现和功能鉴定,先后发现并阐明了包括YEATS、PHD锌指等在内的一系列“阅读器”(reader)结构域识别组蛋白酰基化、甲基化等修饰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
比如其研究组曾发现了一种新型组蛋白乙酰化阅读器(reader)-YEATS结构域,揭开了组蛋白乙酰化转录调控研究新篇章.这是继1999年把溴域定义为组蛋白乙酰化阅读器后,组蛋白乙酰化识别调控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开启了组蛋白乙酰化转录调控研究新方向。李海涛:把强大的工具做成有趣的科学
近期这一研究组也在PNAS上发文(Kinetic and high-throughput profiling of epigenetic interactions by 3D-carbene chip-bas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报道了基于三维表面和卡宾化学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微阵列技术在检测生物分子互作尤其是修饰依赖互作中的应用。
这些研究都是李海涛研究组尝试在表观遗传互作工具方面的开发,突出了高通量“lab-on-chip”微阵列技术在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推动作用。
标签:   微阵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