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资讯 > 行业咨讯

制备复合液滴的微尺度流动方法(下)

微流控芯片装置

微流控芯片装置主要是通过设计和加工一定构型的微管道对微量液体进行分析和操控从而实现特定功能和用途. 近年来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提高和相关研究的深入 基于复合液滴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在生物医学、 化学分析、 材料科学、 农业、化工、 国防工业、 航空航天等领域都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得到广泛关注.

目前微管道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机械法、 化学刻蚀法以及光刻法等. 机械法通常指利用精密的仪器在硅片或金属片等材料表面上直接加工出特定形状的微通道这种方法简单可靠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 但是造价比较昂贵 通道密封相对比较困难. 化学刻蚀法是将硅片、 玻璃片或者金属等材料作为基底 光刻胶均匀铺在基底表面后根据设计的形状在基底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最后再使用特定的刻蚀液体腐蚀不受保护部分的材料 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得到具有特定深度的通道结构.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工出纳米级别的微通道 但是工艺控制较为复杂. 光刻法则多是用软材料来制作特定形状的微通道 其中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软材料. 用光刻法制备 PDMS 微流控芯片是目前主要的制作方式 其工艺流程也比较可靠.

显示了几种典型微流控芯片的微管道结构 包括制备单液滴的 型、 同向流动、 流动聚焦、交叉式管道等以及制备复合微液滴的串联或复合结构等. 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复合微液滴具有显著的优势如粒径非常均匀 颗粒大小可控性强 包裹率高易于集成化等. 2003 流动聚焦原理被首次用于微流控芯片装置中 水为分散相 油为连续相 通过改变过程参数在微流控芯片的喉道下游得到了不同粒径范围的单分散微液滴. 利用微流控芯片装置结合不同材料的物理属性和润湿性 研究者能够制备尺寸在 μm 量级到 nm 量级的各种微液滴或微胶囊. 比如 Feng 等利用交叉式微流控芯片管道 从中间口引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溶液 从两个侧口注入脂质体( lipid)水溶液 由于 lipid 分子亲疏水的极性 其将会吸附在PLGA 核的表面上 从而形成 lipid⁃PLGA 复合结构的纳米微胶囊. Okushima 等利用两个 T 型接头的微管道 在第 1 个接头处可以生成单分散性的水液滴 在第 2 个接头处可以生成油包水的复合微液滴. 通过改变流量 可以控制内液滴的大小和数量 也可以通过改变两个接头的润湿性而生成水包油的复合微液滴.

图片1.png 

几种典型的微流控芯片结构

近几年利用微流控芯片装置制备结构更为复杂的复合微液滴 相关报道越来越多. Abate 等利用串联十字型接头 改变相邻接头的润湿性的方法 设计多级阵列微流控芯片制备得到单层、 双层直至 层的复合微液滴 如图 6(a)所示. Okushima等通过设计串联的 型节点 并且进行上游疏水性、 下游亲水性处理 通过匹配合适的流速 制备了具有多个内核的双乳液. 进一步地 将上游的T 型节点改变为十字节点后 在两步乳化过程中制备出具有不同内核的双乳液 如图 6(b)所示. Nisi⁃sako 等在微流控芯片中引入双相流动聚焦 通过设计 Y 形通道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分支中引入两种类型的有机流体 然后这两种流体合并成一个双相层流并通过剪切分解成 Janus 微液滴 如图 6(c)所示. Seiffert 等利用两个串联十字型接头 将 3 种独立的半稀释聚 N 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pNIPAAm)溶液在第 1 个交叉点后形成层流 在第 2 个交叉点处被油相剪切破碎成微液滴 中心相组装在液滴的内核中 左右流动相形成 Janus 外壳 如图 6(d)所示.最中间水相也可以改为油相制备内核为油相的 Janus 微液滴. Zhang 等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制备得到了海藻酸钠 Janus 微球 并利用微流控芯片和 Janus 微球的特点 避免细胞包封期间细胞长时间暴露于油相 保持细胞的生物活性 用于研究单细胞水平上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通过在Janus 微凝胶中配对和共培养单细胞.

1718247925295323.png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 

几种微流控芯片装置制备复杂结构的复合微液滴

玻璃微毛细管装置

玻璃微毛细管装置的原理和微流控芯片相似 但加工方法和几何结构明显不同 多个玻璃微毛细管嵌套在一起 一般具有三维或者轴对称结构. 该技术成本低、 易操作、 不易腐蚀和包裹率高 显示了突出的应用前景.

美国哈佛大学的 Weitz 教授课题组最早利用玻璃微毛细管技术制备分布均匀的复合微液滴其核心装置主要由一个方形管和两个圆形管组成 两个圆形毛细管嵌套在方形管道内 并保证两个圆形管道同轴. 利用该装置成功制备了双层微胶囊 并通过改变各相液体的流量 不仅可以控制液滴直径、 壳厚 还可以实现控制内部液滴的数量和大小.图 7(a)显示了一种改进的玻璃微毛细管装置也就是利用层层嵌套的方法 能够制备多层或“一包多”的复合微液滴.

由于玻璃的透明性和防腐蚀特性 毛细管装置适合制备丰富的不同材料、 不同功能的复合微液滴.比如 Wang 等利用该技术制备了光固化材料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TPTA)的复合微液滴 用紫外光对微液滴进行固化形成多孔微胶囊结构在细胞培养方面做了展示性工作. Sun 等制备复合液滴并将其凝胶化处理 利用石墨烯的高吸附性 在去除油中杂质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Kim等通过设计1 个圆柱毛细管、 个过渡毛细管和 1个收集管而实现一步到位制备单分散性的多层复合液滴. 玻璃微毛细管技术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Kim等利用两个并排的毛细管制备了光子晶体 Janus 微球 如图 7(b)所示. 这种 Janus 微球由于一个半球是纳米碳粉 从而具有电场的各向异性 使 Janus 微球在交流电场下可以整齐排列. Wang 等利用改进后的 个并排毛细管开发了一种用于酶级联反应的生物激发多酶系统. Kim 等将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纳米球用光固化材料包裹起来 在渗透压的作用下 形成具有不同反射光谱的微胶囊光子晶体 如图 7(c) 所示. Guan 等利用毛细玻璃管技术制备了渗透压响应性的多核微胶囊 如图 7( d)所示.在外界渗透压作用下 微胶囊内部的两个液滴会因吸收外界水分子而发生膨胀 通过改变渗透压的大小可以控制两个内部液滴的大小和膨胀的速度.Jia 等制备了包裹有一种或多种活性物质的微胶囊通过交流电场可以控制释放活性物质.由界面极化引起的电场诱导压缩克服了薄壳上的分离压力并导致液滴油层的变薄和破裂 最终将包封的活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 根据离子种类和离子浓度的不同这种技术可用于封装和释放各种试剂. 而且 聚合物纳米颗粒和酵母细胞也可包含在液滴中然后在目标位置释放.

1718247977819360.png图片7.png图片8.png1718247998205466.png 

几种不同的玻璃微毛细管装置制备复合微液滴

对比与讨论

同轴电雾化、复合流动聚焦、微流控芯片和玻璃微毛细管等4种用于制备复合液滴的微尺度流动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包裹效率 均可集成化等 但是在装置结构和流动特征、 制备复合液滴机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 归纳了 种方法的异同 其中由于微流控芯片和玻璃微毛细管在诸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 这里先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几种制备复合液滴的微尺度流动方法比较

图片10.png 

在复合流动聚焦中惯性力是主要驱动力易于得到稳定的锥形和射流 但颗粒直径一般分布在微米量级尤其优于制备数十微米的复合液滴.在同轴电雾化中电场力是主要驱动力 得到的射流直径一般在数微米大小 甚至可以达到亚微米量级 但锥形不易稳定. 由于同轴电雾化和复合流动聚焦技术的装置结构十分接近 在制备复合微液滴方面也存在类似的射流不稳定性原理 因此可以将两种技术相结合 能够使锥形更稳定 可应用的参数范围更广. 此外 在这两种技术中 射流的流动速度一般较快、 破碎频率高 射流以及复合液滴在下游运动均处于敞开空间中 便于复合液滴的收集和后处理.

微流控芯片与玻璃微毛细管有很多相似的特点. 在这两种技术中 液体一般约束在管道里 毛细作用和润湿作用明显 在较低流量下液体的流动速度也较低 黏性力和表面张力占主导 生产效率一般较低. 这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液滴一般都比较均匀 粒径在数百微米较为常见 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减小到数十微米或更小. 微流控芯片装置的加工技术已经日益成熟 其可以通过表面改性处理以及不同结构的串联、 并联以及三维层叠等方式实现复合微液滴的制备 其可扩展性以及精确性是大批量制备复合微液滴的重要保障. 相比于微流控芯片装置 玻璃微毛细管装置是三维或轴对称结构的 性能更加稳定 不会因为有机试剂造成类似于PDMS 的膨胀现象. 另外 玻璃微毛细管可以对各个管道表面进行简单的亲水性或者疏水性处理 来消除溶剂兼容性问题 使其应用领域更广.

总之 这几种微流动方法都能够用于制备复合液滴 各有特点 将会在不同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结论

基于复合液滴的微尺度流动是一个逐渐兴起的研究方向 “定制”具有可控尺寸、 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复合液滴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在同轴电雾化、 复合流动聚焦、 微流控芯片以及玻璃微毛细管这几种微尺度流动中 可以一步到位地产生双层甚至多层复合微液滴 具有较高的单分散性以及包裹效率 并且可以控制封装在每个外部液滴或壳体内的液滴数量以及大小. 主要优势还在于这些方法能够精确控制液滴形状、 结构和各向异性 为生命科学、 材料科学、 化学合成、 粒子工程、 分子生物学以及其他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相关基础问题研究的开展 必将推动基于复合液滴的微尺度流动的实用化进程.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  以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为宗旨。 转载仅供参考学习及传递有用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删除。




标签:   微流控芯片